1 背景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形成,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产后抑郁是一类属于生育相关的精神疾病。产后抑郁(post-natal depresstion)为中等程度的抑郁,属于神经症性(Cox,1997)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介于10%~15%之间。产后抑郁症指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 1968 年由Pat t 提出, 其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 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1]相同。多在产后2 周内发病, 产后4~ 6 周症状明显。产后抑郁症作为产科和心理学科的边缘学科得到日益重视。
女性在整个受孕及生育过程中,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 90%产妇对分娩存在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担心分娩疼痛、母婴安全、婴儿健康等,另外产妇对即将承担的母亲角色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情绪,人际关系敏感,形成心理障碍。很多文献经过调查表明,目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有上升趋势,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家庭支持、产妇的个性,社会工作压力等密切相关。
2.1 产后抑郁症概念及诊断标准
2.1.1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后6周内第1次发病(既往无精神障碍史) ,以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动、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3]。
2.1.2 1968 年Pitt 首次提出产后抑郁症的概念,他描述产后抑郁症是分娩后不典型抑郁,病程较产后忧郁长,出现较晚,但严重程度不及产后精神病的情感性障碍,属于神经症性抑郁,但有别于常说的精神病。
2.1.3 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1994 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 版中(DSM- Ⅳ) 制定的“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产后2 周内具备下列症状5 条且持续2 周以上或具备下列症状1 条, 但必须每日出现。症状为: ①产妇出现忧郁情绪; ②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 ③食欲改变: 大增或大减, 致体重增加或减轻; ④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 ⑤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 ⑥疲劳或虚弱; ⑦不恰当的自责或自卑, 缺乏自信心; ⑧思想不集中, 综合能力差; ⑨反复企图自杀。
[NextPage]
2.2 测评产后抑郁症的主要量表[12]:
2.2.1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此量表是应用广泛的自评量表,共10 个项目,完成量表评定约需5min。根据症状的严重度,每个项目设0 ,1 ,2 ,3 四个等级;其中第3 ,5~10项采用反向评分(即3 分、2 分、1 分、0 分) 。10 个项目分值的总和为总分。总分大于12 分或13分提示可能有抑郁障碍,9 分或10 分也提示可能有抑郁障碍。
2.2.2 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抑郁状态问卷(DSI) SDS 主要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度及治疗中的变化,后增加了检查用本,改为DSI ,有20 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分4 级。此表操作方便,易掌握,能有效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特别适合综合医院发现抑郁症患者。此表不受年龄、性别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2.2.3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是主要测量综合医院患者中焦虑与抑郁情绪的筛查表,对阳性患者须进一步检查方能确诊,不能作为流行病学调查或学术研究的诊断工具。
2.2.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是临床评定抑郁状态使用最多的量表,将抑郁症状列出24 个条目,分5 级评分,简单、准确、便于掌握,但有时与焦虑不易鉴别。
2.3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
2.3.1 近几年的文献表明,产后抑郁症国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姚丽[3]对53例产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HAMD 量表评定 ≥7分为轻度抑郁34例,占64%; ≥17分为中度抑郁18例,占34%; ≥24分为重度抑郁1例,占2%。李荣萍[4]等对产后42天妇女5 000例进行产后抑郁症调查,并对532例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使用自编的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0.6% (523/5 000)。
赵淑新等[5]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妇、新生儿一般情况、产科情况调查表对在迁西县医院分娩的958例产妇在产后3—7天内进行调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13分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4.72% (141/958)。
钟永红[6] 应用人格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汉姆顿抑郁量表对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三所医院680例孕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结果:韶关市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2.5%(85/680)。
周 玲等[9]240例孕足月单胎健康初产妇,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派专人对240例产妇产前、产时、产后进行随访,以直接询问和观察的方式填表,分析240例产妇的情绪变化,用SDS诊断标准进行评分。
结果 :240例产妇发生抑郁症状81例,发生率33.75 %。翟桂荣等[10] 对420例产妇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13分抑郁阳性, 确诊抑郁症77例, 发病率为18.33%。
王增艳[13] 调查产妇232例,EPDS≥13分者共22例,其发生率为9.48%。顾明芳[14]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317例产后6—8周妇女的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1.67%(37/317)。
王中海[15]等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352例4~6周前生产的妇女进行产后抑郁症的筛查。
结果:产后4~6周抑郁症的筛选阳性率为15.9%,筛选阳性者在产后8~12月仍有41%的妇女保持抑郁状态。钟永红[16] 应用人格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汉姆顿抑郁量表对韶关粤北人民医院345例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凋查。
结果: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9.57%(33/345)。宋会霞[17] 对2576例产妇于产后3~42d进行随访调查,其中发生产后抑郁症产妇273例,发生率为10.59%。
2.3.2 目前国外报道产后6周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 一33.0%[7,8 ]
2.3.3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 周发病,4~6 周症状明显,一般在产后6个月开始症状逐渐缓解,预后良好,约2/ 3 患者可在一年内康复,如再次妊娠则有50 %的复发率[11] 。
[NextPage]
2.4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
2.4.1 生物学因素:(1)内分泌因素: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产后24h 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18]。其中主要是甲状腺功能降低[19], 血浆孕酮水平升高[20],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 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下降等均可能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21]。(2)遗传因素:事实证明,遗传物质基础发生病理性改变,如染色体数和结构异常,以及基因突变等均可致病。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表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产妇对抑郁症的易感性[22]。(3)产科因素:新生儿畸形[23];使用辅助生殖技术[24];第一产程时间;[25]分娩方式,阴道助产是产后抑郁症的第一产科危险因素。
2.4.2 心理因素[27]:成长经历的影响、人格特征、个人心理防御方式、病理心理机制的形成。Johnstone等研究也表明,个性特征(精神紧张、害羞、固执、担忧等)、精神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个体焦虑、抑郁史等)是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2.4.3 家庭社会类型因素:调查显示,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缺乏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26]。
2.4.4 人口学因素[25]:产后抑郁症的人口学因素多因素非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职业中的干部、知识分子职业是危险因素。
2.5 产后抑郁症干预措施:
2.5.1 产前预防:预防性干预包括心理教育、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干预疗法、预防性人际心理治疗[29]。
2.5.2 产时措施:导乐分娩[30];倾听与讨论;助产士全程连续护理[31]。
2.5.3 产后预防:抑郁知识介绍;家庭访视[32];早期心理治疗[33]。
小结
之前已有很多相关文献对目前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做了很多调查,也有部分文献报道,通过对产前及产后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支持等均提示合理适当的护理心理干预有利于减轻产后抑郁症。笔者认为应针对产妇产前,产时,产后不同的心理状态(焦虑或抑郁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心理干预,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应对应激的心态,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NextPage]
参 考 文 献
[1] O’HaraM,Swain AM. Rate and risk of po stpartum dep ression 2a meta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 sych iatry, 1996, 8 (1) : 37254.
[2] 赵楠.产后抑郁症及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 (11) :1368-1369
[3] 常娇蛾. 产后抑郁症,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M].1994, (5) : 17219.
[4] 李荣萍,张冀莉,曹 洁,等.532例产后抑郁症调查及随访[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628-629
[5]赵淑新,李淑芬,韩艳君.958例产妇产后抑郁症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25-226
[6] 钟永红,陈桂兰,许红雁,等。韶关地区孕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现状及发病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475-476
[7] BlochM,DafyRC,RubinowDR.Endocrinefactorsinthe etiologyof postpartum depression[J].Comp Psychiatry,2003,44(3):234—246.
[8] Josefsson A,Berg G,Sydsjo G.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 toms inlate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1,80(3):251—255.
[9] 周 玲,胡冠娟,李静芳,等.产妇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3):263-264
[10] 翟桂荣,闫瑰娟,方明珠, 等.产后抑郁症产科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21-2621
[11] Alici2Evcimen R , Sndak DM. Postpartum depression [J].Psychiatry Update ,2003 ,10 :210~216.
[12]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91~226.
[13] 王增艳.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及防护[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2007,2:4-5
[14] 顾明芳,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05,17(5):288-289
[15] 王中海,周霞平,陈向,等.产后抑郁症的筛选和抑郁状况的追踪[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8):809-811
[16] 钟永红,许红雁,陈桂兰,等.产后抑郁症发病现状及发病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11):1607-1608
[17] 宋会霞,产后抑郁症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4):93
[18] McQueen G, Chokka P. Special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 in women [ J ] . Can J Psychiatry , 2004 , 49(11) :27~40.
[19] 杨小华. 甲状腺素T3 与产后抑郁症关系探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 ,10 (5) :154
[20] Buckwalter J G,Stanczyk FZ ,McClcary CA ,et al. Pregnancy the postpartum and steroid hoimones effects on cognilion and mood [J] . Psychoncurocndocrinology,1999,24 : 69~84.
[21] Harro I ,Oreland L. Depression as a spreading adjustment disorder of monoasmincrgic neurons a case for primary im2 plication of the locus coeruleus [J ] . Brain Res Rev ,2001 ,38 :79.
[22] Miki B , Robert CD ,David RR , et al. Endocrine factors in the etiology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 J ] .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2003 ,44 :234~246.
[23] Laura J,Miller MD.Postpartum depression.JAMA,2002,287(6):762—765.
[24] 周灿权,钟依平.辅助生殖技术与多胎妊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2):70—71.
[25] 谢日华,何国平,雷俊.产后抑郁症人口学及产科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4):460-462
[26] 黄丽,李卢新,梁素珍,等.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D].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9):28~29.
[27] Johnstone SJ,Boyce PM,Hickey AR,et a1.Ob—stetric risk factors for postnatal depression in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samples [J].The Ausnahn and New Zealand journs1 of psychiatry 2001l 35(1):69—74.
[28]谢日华,罗 阳.产后抑郁症社会心理治疗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2):926-927
[29] Margaret G, Sp inelliM D, Jean 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versus parenting deucationp rogram for dep ressed p regnantwomen[ J ]. Am J Psychia2 try, 2003, 160: 555 - 562.
[30] 周敬珍,君春艳,贾晓江,等. 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J]. 中国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18) : 1488 - 1489.
[31] MarksM N, Sidle K,
[32]Macarthur C,Winter H R,Bick D E, et al. Effects of rede2 signed community postnatal care on womenshealth 4months after birth: a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al[ J ]. Lancet, 2002, 359: 378 - 38.
[33] Mailgram J Negro LM, GemmillAW,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 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ostnatal dep ression [ J ]. Br J Clint Psycho, 2005, 44 ( 4 ) : 529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