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 可以降低自杀概率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9:34

  一项有10万多名患者参加的有关抑郁症治疗研究发现,在治疗的第一个月中,患者自杀情况就有所下降。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心理,或者两者的结合。这项团体健康的研究发表在2007年7月份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

  主导这项研究的西蒙博士说,研究结果为重新修订印制在5-羟色氨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物上的黑体字警示带来了曙光。在2004年,美国FDA在抗抑郁药物上印制警示语:25岁以下的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初期,会出现自杀行为。这样做是因为在对照研究中发现,服用抗抑郁药的青少年患者自杀想法出现较多。

  西蒙博士的研究小组对1996年到2005年间的109000名抑郁症患者病情记录和药物记录进行了分析研究,首次比较了在治疗前后自杀危险性的情况变化,发现24岁及以下患者有自杀企图者是25岁以上患者的两倍。然而,之后他们的变化模式是相同的:自杀企图在治疗前一个月内非常突出,在治疗一个月后至少下降50%,以后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

  在所有的观察时间点:从治疗前的三个月到治疗后的六个月———从精神科医生那里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自杀意图的更多;那些接受通科医生治疗的患者,其自杀意图较少,介于接受心理治疗师治疗和精神科医生治疗的患者之间。“这并不是说看精神科医生的患者更容易自杀,”西蒙说,这只是反映了这样的一个现实:那些抑郁严重、容易自杀的患者多数被转到精神科医生那里接受治疗,而较轻的抑郁症患者多数会接受通科医生的治疗。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进行抗抑郁药治疗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发生,既不会使抑郁症患者更多地出现自杀意图,也不能保护他们免于自杀的想法,”西蒙说:“我们认为,接受一种治疗,药物、心理或者两者的结合,都可以帮助多数的患者减轻他们的抑郁症状,包括自杀的想法和意图。”

  作为精神科医生,西蒙博士治疗过几个以前没有而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时出现自杀想法的抑郁症患者。他推测,这些患者在药物治疗后比较容易出现激越或自杀。“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去辨别发现这些患者。”西蒙以前发表过患者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几周后自杀危险性下降的文章,他这个最新的研究巩固了他以前的结论:对任何患者而言,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开始抗抑郁药治疗以后,自杀危险性的确是下降了。他回应FDA的警示语说:在抑郁症患者进行抗抑郁药治疗期间,医生应该定期地监测患者,以确保患者接受合适的治疗药物和剂量,促进他们病情的好转。“如果患者出现了激越或自杀的情况,使他们及早的得到帮助。”